2023 年上网冲浪账单

服务类别价格付费周期备注
中国联通(湖南)通讯5 RMB月付米粉卡(5元)
CUniq(香港)通讯160 HKD月付
中国电信(湖南)通讯0 RMB月付
租房网络通讯100 RMB月付
京东 Plus 会员娱乐99 RMB年付
Spotify 会员娱乐16 HKD月付6 人合租
网易云音乐会员娱乐13 RMB月付
Digital Ocean 新加坡云服务约 6 USD月付视流量而定
Typlog云服务9 USD月付
域名 (lizhaotailang.works)云服务21.99 USD年付name.com
域名 (seasidepark.xyz)云服务14 RMB年付goddady.com
上网服务 1工具488 RMB年付
上网服务 2工具99 RMB年付
GitHub Pro工具4 USD月付
Apple 开发者工具688 RMB年付
Surge 4(macOS)工具150 RMB买断合租搭车

根据 2023 年 5 月的汇率,计算全年的花费:

val USD_TO_CNY = 6.92
val HKD_TO_CNY = 0.88
val total = 5 * 12 + 160 * HKD_TO_CNY * 12 + 100 * 12 + 99 + 16 * HKD_TO_CNY * 12 + 13 * 12 + 6 * USD_TO_CNY * 12 + 9 * USD_TO_CNY * 12 + 21.99 * USD_TO_CNY + 14 + 488 + 99 + 4 * USD_TO_CNY * 12 + 688 + 150
// 6542.4908

一. 通信花销

  1. 中国联通(湖南) 这张卡是上大学之前办理的,之后换成了米粉卡套餐:
    • 基本月租:5 元
    • 流量:无(1 元 / 1 GB 每天,当天超过 3 G 后不在计费,每月达到 40 G 后限速)
    • 语音:无(接听免费,呼叫 0.1 元 / 分钟)
    此号码现在纯保号 + 接听电话,但是因为绑定了很多服务(银行、政府等)不能注销。米粉卡 5 元套餐非常便宜,但是现在似乎已经不能办理了。另外,联通 + iPhone + 深圳 = 失联 🤣
  2. CUniq(香港) 在 2019 年看了罗磊的博客后办理的中国联通(香港)上台卡,在大陆也可以自由上网:
    • 基本月租:160 港币
    • 流量:15 GB(內地、香港及澳門)+ 10 GB(香港)
    • 语音:香港本地无限通话
    合约至2024年底。不得不说,自由的感觉真好,当然价格确实是偏贵的。
  3. 中国电信(湖南) 老家宽带赠送的号码。
  4. 租房网络 房东提供的宽带网络,应该是250 Mbps 左右,但是 100 元每月我仍然觉得很不值 ☹️ 。

二. 娱乐

  1. 京东 Plus 会员 京东的物流速度实在太快了,相比于省下的钱,99 元的价格还是划算的。
  2. Spotify 会员 因为我是 Spotify 重度用户,基本上每天都会打开它听音乐或者播客,离不开它有以下原因:
    • 曲库:国内平台不能收录的(如 li zhi)或者某些平台独占的艺人作品(如周杰伦、Tayler Swift 等,虽然这两位我也很少听),Spotify 都有收录;
    • connect 无缝切换:对于我这样的多设备用户体验简直不要太好;
    • 推荐:不得不说,Spotify 的歌曲推荐是有东西的,很符合听歌口味;
    • UI:好的设计是要花钱的,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工业设计,同样适用于用户界面设计;
    • 纯粹:在一个音乐 App 上做淘宝和微博,这合理吗?这不合理。Spotify 就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功能。
    现在是和其他5位乘客开了一个香港区的车,每月 98 港币,平摊下来每个人 16 港币左右。Spotify 会员也是这么多订阅服务中最值的。
  3. 网易云音乐会员 仅作为 Spotify 中文曲库的补充。考虑取消续费。

三. 云服务

  1. Digital Ocean 新加坡
    • 内存:1 GB
    • CPU:单核
    • 硬盘:25 GB
    非常拉胯的硬件配置,但是目前只跑了一个 WordPress,而且价格便宜,问题不大,够用。
  2. Typlog 海边公园 使用的一站式托管服务,包括音频文件和网站的托管。
  3. 域名 放弃了之前 tonnyl.io 的域名(顶级 io 域名还是贵😂),目前只持有 lizhaotailang.works 和 seasidepark.xyz 两个域名了。

四. 工具

  1. 上网服务 1
    • 流量:200 GB 高速流量,超出后限速
    • 网速:200 Mbps,高速流量用尽后限速 256Kbps
    节点丰富,稳定(开会期间也很稳),协议支持全。
  2. 上网服务 2
    • 流量:100 GB
    • 网速:1000 Mbps
    便宜,但是不稳定,节点也不够丰富,且只支持 trojan。仅做紧急情况下备用。
  3. GitHub Pro 对我来说,GitHub 宣布免费用户也支持无限私有仓库后,GitHub Pro 的吸引力就大大下降了。除了为个人免费用户提供的功能外,还包括:
    • GitHub Actions 更多时长(但是我都是部署的私有 runner 🙃);
    • 180 GitHub Codespaces 个核心小时数(Android 开发似乎也用不上);
    • Pages 和 Wikis;
    • 2 GB GitHub Packages 存储空间(没有用过);
    • 多个 PR Reviewer;
    • 分支保护;
    • PR 草稿等等。
    GitHub Pro 提供的额外功能对我来说有用的不多,每个月 4 刀的花费性价比很低,个人免费套餐其实已经够用了,考虑取消续费。
  4. Apple 开发者 作为少数还支持个人开发者的平台,能在 App Store 发布应用还是一个挺有仪式感的事情。虽然目前我还只发布了一个 App,但是今年应该还会有进一步动作(还有一篮子的点子还没实现呢)。
  5. Surge 4(macOS) Surge 功能非常非常丰富,而我其实只用到了大概 10% ,大材小用了属于是。 其实之前已经拥有了一个 Surge 3 的 license,但是因为也是搭车,其他乘客没有表露升级的意愿,就干脆再搭了一个车。Surge 4 支持了苹果的 m1 芯片,UI 也有更新,看着很舒服。

总结

和其他网上冲浪的朋友不同的是,在云存储方面我基本上都是白嫖使我快乐的,不花钱:

  • 存照片和视频选择 Google Photos 而不是 iCloud,高画质无限存储空间;
  • 存文件选择 Google Drive(免费 15G )+ Dropbox (免费 5G)+ Telegram (不限容量,限带宽)而不是 Google One 或者 iCloud,或者各种云盘(很怀疑他们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);
  • 写文章用 Notion (免费计划)+ Dropbox Paper + Telegram + GitHub + Google Keep ,完全够(只是平台太多,找东西比较考验记忆力😳,后续打算全部迁移到 Notion);
  • 上传音乐文件用 YouTube Music,解决 Spotify + 网易云都没有收录的情况;
  • 记账选择 Google Sheets ,提供计算和图表。

为了能开心顺利地网上冲浪,每年 6500 元的花费也算是一笔不小的花销。当然其中还有精简的空间。